谁不希望经济天天暴涨?谁不希望手中的房子每天贵一倍?谁不希望股市每天涨停?
这些都是每一个人内心美好地希望,但是谈论问题的时候,是让大家说出自己的判断,而每个人的判断应该来自于客观的经济大势,这偏偏又不以人的内心愿望而转移。
我想要,是指你内心的希冀
我认为,是指你对客观局势的客观判断
如果投资置业一味按照自己的希望来操作,我只想劝您一句话,客观情况从来不会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股市房市都不会因为你想要涨跌而涨跌。
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穷无可穷,他可以从自己的眼界出发,看空整个市场。
一个坐拥千万家财的人,手上无数投资项目,当然是希望整个市场蒸蒸日上。
以上是他们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客观规律,客观的经济状况绝对不会因为他们出于自身的情况而发表的观点而被左右。
所以,回到讨论经济问题的观点上来,如果一个人是要严肃的来讨论一下经济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喊几句口号,表达一下自己是出于什么阶层,那么就应该是客观分析整个经济面的各种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个人,现在可以看多09年股市和房市,只要他能说的出经济上的理由,比如上海明年经济大发展,全国人民消费欲望明年大大高于今年,全国人民手上的投资资金明年比今年多等,只要拿得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多军。
但是一个因为房价跌股市熊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于是就成为多军的人,只能是一个智商不合格的人。
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我关于部分上海人认为外地人低价抢工作机会的批评
有能力在和外地人的竞争中不吃亏的人,其智商就决定了他不会片面的因为别人的“来自”而歧视别人,因为这种智商的人会看出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在哪里。只有自身智商不到和外地人竞争的人,才会整天硬盘硬盘的成为一个极端地域主义者。
认为外地人占了自己资源的人,为什么不到外地去占外地人的资源呢?外地有资源让来自外地的和本地的小老百姓来占吗?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有智商的人一定是能够想明白的。
这些朋友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对外地人的仇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些上海人,除了鄙视外地人带来的大量犯罪因素和因为与自己生活习惯不同而带来的所谓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些蹲着吃饭之类的问题,说到底其实就是个观念问题,不是大是大非问题)外,还有个讨厌外地人的重要理由,就是外地人拉低了上海人的平均工资,他们宣称,同样的公种,自己开价5000,一个外地人开价2000,结果就被这个一点都不懂的外地人抢去了工作,然后自己还会啊q一样的自慰一下:这个公司有的苦了,找了个什么都不会的外地人。
这个降低平均工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我工作的第一个行业,工资很低的,都是上海人。
后来换行业了,都是外地人居多的,大家的工资都在使劲往上拉。
后来再跳回原行业,我又能把原行业的工资极大的拉高了。
问题就在于,有含金量的工种,不存在被拉低的问题,反而由于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引进,形成一个行业的气候,让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工资可以被不断拉高。
自己用脑子想一想,一个阿猫阿狗都会做的工作,你开5000,外地人开2000也能做的,合理不合理吧。(至于自慰的外地人不会做之类的理由。。。。。2000元的工作有谁不能花几天时间学会的?)
但是到了一些高端行业,比如芯片设计,it咨询顾问,高端的软件设计,哪个行业不是因为大量的外地人进来后导致整个行业的收入水准水涨船高的?处于这些行业的人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这些行业的上海人的收入和上海平均工资的收入之间的差距,是现在大,还是以前大。
一些低端行业(后面的内容希望大家理性对待,不要生气),比如外企文员,helpdesk,前台这种,10年前可能4,5千,但是现在都只有2,3千了。为什么?不是因为外地人多了,而是因为这些行业就是只值这么点工钱。以前的价格是虚高的。
10年前,一个做芯片设计的工程师的收入可能和helpdesk的收入差不多。但是现在,由于竞争机制的引进,整个行业的高端或是低端的定位给定位下来了,不该高的下去了,该高的上去了。竞争,还事物以其本来面目。
很简单的说,就是自己民工的水平,就不要奢望高工的收入。
随便举两个例子:
5年前,货代公司的操作,4,5千是基本的,现在2,3千都大把人要来干。
5年前,半导体公司的工程师,也就5,6千的样子。后来来了大量的所谓硬盘人,整个行业发展起来了,现在这类职位的工资基本在8,9千以上了。
一个是操作,一个是工程师,两者的技术含量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在大专混3年就可以了,一个要在本科认真学4年,很多人甚至要硕士认真学3年,工作后还要不断充电学习,结果拿着一样的工资,合理吗?
这个降低平均工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我工作的第一个行业,工资很低的,都是上海人。
后来换行业了,都是外地人居多的,大家的工资都在使劲往上拉。
后来再跳回原行业,我又能把原行业的工资极大的拉高了。
问题就在于,有含金量的工种,不存在被拉低的问题,反而由于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引进,形成一个行业的气候,让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工资可以被不断拉高。
自己用脑子想一想,一个阿猫阿狗都会做的工作,你开5000,外地人开2000也能做的,合理不合理吧。(至于自慰的外地人不会做之类的理由。。。。。2000元的工作有谁不能花几天时间学会的?)
但是到了一些高端行业,比如芯片设计,it咨询顾问,高端的软件设计,哪个行业不是因为大量的外地人进来后导致整个行业的收入水准水涨船高的?处于这些行业的人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这些行业的上海人的收入和上海平均工资的收入之间的差距,是现在大,还是以前大。
一些低端行业(后面的内容希望大家理性对待,不要生气),比如外企文员,helpdesk,前台这种,10年前可能4,5千,但是现在都只有2,3千了。为什么?不是因为外地人多了,而是因为这些行业就是只值这么点工钱。以前的价格是虚高的。
10年前,一个做芯片设计的工程师的收入可能和helpdesk的收入差不多。但是现在,由于竞争机制的引进,整个行业的高端或是低端的定位给定位下来了,不该高的下去了,该高的上去了。竞争,还事物以其本来面目。
很简单的说,就是自己民工的水平,就不要奢望高工的收入。
随便举两个例子:
5年前,货代公司的操作,4,5千是基本的,现在2,3千都大把人要来干。
5年前,半导体公司的工程师,也就5,6千的样子。后来来了大量的所谓硬盘人,整个行业发展起来了,现在这类职位的工资基本在8,9千以上了。
一个是操作,一个是工程师,两者的技术含量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在大专混3年就可以了,一个要在本科认真学4年,很多人甚至要硕士认真学3年,工作后还要不断充电学习,结果拿着一样的工资,合理吗?
认为外地人占了自己资源的人,为什么不到外地去占外地人的资源呢?外地有资源让来自外地的和本地的小老百姓来占吗?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有智商的人一定是能够想明白的。
这些朋友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对外地人的仇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08年12月28日星期日
讨论下,电影要如何来看?
这是篇老文章了,我很久前写的,现在把它找出来,在这里再贴出来:
我觉得,看电影是种寻求感觉的行动。比如,有的片子让你的暴力需求得到满足,有的片子让你觉得感动,有的片子让你jj变硬。甚至,有的片子让你恐惧,有的片子让你恶心。
只要能达到这样感觉的片子,就是好片。
比 如说,最近很多人在讨论不能说的秘密里面的修正液的镜头不合理。而我要说,这个镜头恰恰是整个片子的精髓。我们不需要讨论这个镜头是否合理,这没有意义, 因为这个片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锻炼逻辑推理能力。这个片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感动!当第二次修正液的字迹在20年前的路小雨桌子上写出来的时候,你是否感 动了?你的眼泪是否要奔出来了?如果是的,那么这个镜头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他是否合理,这根本不是编剧和导演(就是那个伟大的周杰伦)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 的意思换一个说法,其实是说,看电影,是一种感觉,感觉达到了,这个片子就算是可以的。优秀的电影不是因为他的逻辑很严密,而是他比其他的同类型电影更能 满足你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需求。比如魔戒,之所以是优秀的影片,并不是因为他逻辑严密,符合事实(根本就符合个屁的事实),而是因为他比其他任何的片子都 更加能让人激动,感动,爽!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观影的真谛!看电影就是要这样看的。
插播一下,什么是烂片?烂片就是让人看了半天还味同嚼蜡,没有任何兴趣的片子----虽然这部片子可能.....非常非常的.....符合逻辑。
看电影的真正乐趣,在于享受一种创作者交给你的感觉。看电影的乐趣绝不在于找出一些所谓的逻辑上的漏洞。
如果舍本求末,热衷于追求一些所谓的逻辑漏洞,而忽视了对影片本身传达的感觉的关注,就会大大的失去了观影的乐趣。
大 部分人看起来都很好看的影片,在某些思维钻牛角尖的人眼中,可能就是部让他非常痛苦的不知所云的烂片。而大多数人认为的烂片(即我前面说的逻辑合理,剧情 无聊的影片),这种人也会理所当然的体验不到任何快感。因为她们会认为符合逻辑是一种基本要求,而不是一种惊喜,更不是一种情感的体验。
到最后,这种人根本没有感受到观看影片的乐趣。既然如此,要么改变看电影的方式,学会体验观影的乐趣,要么就不要看电影了,免得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我觉得,看电影是种寻求感觉的行动。比如,有的片子让你的暴力需求得到满足,有的片子让你觉得感动,有的片子让你jj变硬。甚至,有的片子让你恐惧,有的片子让你恶心。
只要能达到这样感觉的片子,就是好片。
比 如说,最近很多人在讨论不能说的秘密里面的修正液的镜头不合理。而我要说,这个镜头恰恰是整个片子的精髓。我们不需要讨论这个镜头是否合理,这没有意义, 因为这个片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锻炼逻辑推理能力。这个片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感动!当第二次修正液的字迹在20年前的路小雨桌子上写出来的时候,你是否感 动了?你的眼泪是否要奔出来了?如果是的,那么这个镜头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他是否合理,这根本不是编剧和导演(就是那个伟大的周杰伦)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 的意思换一个说法,其实是说,看电影,是一种感觉,感觉达到了,这个片子就算是可以的。优秀的电影不是因为他的逻辑很严密,而是他比其他的同类型电影更能 满足你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需求。比如魔戒,之所以是优秀的影片,并不是因为他逻辑严密,符合事实(根本就符合个屁的事实),而是因为他比其他任何的片子都 更加能让人激动,感动,爽!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观影的真谛!看电影就是要这样看的。
插播一下,什么是烂片?烂片就是让人看了半天还味同嚼蜡,没有任何兴趣的片子----虽然这部片子可能.....非常非常的.....符合逻辑。
看电影的真正乐趣,在于享受一种创作者交给你的感觉。看电影的乐趣绝不在于找出一些所谓的逻辑上的漏洞。
如果舍本求末,热衷于追求一些所谓的逻辑漏洞,而忽视了对影片本身传达的感觉的关注,就会大大的失去了观影的乐趣。
大 部分人看起来都很好看的影片,在某些思维钻牛角尖的人眼中,可能就是部让他非常痛苦的不知所云的烂片。而大多数人认为的烂片(即我前面说的逻辑合理,剧情 无聊的影片),这种人也会理所当然的体验不到任何快感。因为她们会认为符合逻辑是一种基本要求,而不是一种惊喜,更不是一种情感的体验。
到最后,这种人根本没有感受到观看影片的乐趣。既然如此,要么改变看电影的方式,学会体验观影的乐趣,要么就不要看电影了,免得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