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8日星期四

这世界总有些芬芳的花需要恶臭的粪便来衬托的。

看到一个公务员女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对贪污腐败不满,或者对当前的制度不满。。。唯一的原因是:你不是既得利益者。。。或者说你没能成为既得利益者。。。

但是我想,不可否认,也有一大群洁身自好的人是不屑于与大便为伍。就像有人的确是因为无能力进入既得利益群体而攻击既得利益者,同样有人是因为自己一身恶臭而认为天下人皆有恶臭。

不是所有人都满身恶臭的,这世界总有些芬芳的花需要恶臭的粪便来衬托的。

《天雷无妄》的读后感

如果要给我这篇评论文章归类的话,或许建立一个文学推荐的类别比较合适。对于我个人的文字阅读来说,若是一篇让人提不起兴趣的滥文章,我是断然不会化上一长段时间来完整的阅读的,我定然会代之以快速的略读或者干脆看了个开头就从此再也不看那些臭气冲天的文字了。文学评论不同于电影评论的一点就是写电影评论之前只要花90分钟就可以完成对被评论电影的观赏,哪怕这是部滥片,我也会在睡眼朦胧之中化完90分钟的---若真是部滥到极点的片子,我可能会睡上70分钟,而片尾字幕放完之后突然的沉静会把我从睡梦带回到现实,然后我就可以打开网页,在常去的电影评论论坛上愤怒的写下一些文字,告诉大家这是部多么糟滥的片子,以至于滥到让我度过了多么痛苦的90分钟或者让我睡了70分钟而居然其中没有些激烈的音效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然后便会得到赞同或者反驳意见若干,一篇对滥片的影评就算是诞生了。
但是对于文学阅读,情况就有些不同了,一篇充斥着臭气熏天的文字的小说是断然让我不能完成整个阅读过程的,而我显然也不能像观赏电影一样用睡眠这种最终极的观赏方式来完成对小说的观赏,因为我显然不能期望我睡梦中会因为某篇滥糟的文字中某些我尚未看到的情节而惊醒,以便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若是篇对小说的读后感,我必然是会把文章阅读完成的。没有完成阅读的文章,自然是滥文章,但是鉴于我没有读完,我又实在不能头头是道的把文章糟滥的地方一个个的提出来批驳一番,这样在以后和其他此文章的粉丝们(一般滥文章是很少有粉丝的,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世界总有些人的口味是很特殊的)辩论的时候就会很吃亏。我不喜欢和人辩论的时候吃亏,于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于那些臭气熏天让我无法完成阅读的文章干脆不要发表什么评论。
自然,也就是说,我若是对某篇小说发表评论,这篇小说必然是可以值得花点时间阅读一番的,总是有些精彩的地方的。可能不是很精彩,但是底线就是勉强还是值得花那个时间的

今天我要说的一篇文章,是科幻世界2007年3月号上面的封面推荐文章《天雷无妄》。如前所述,如果您觉得我的这篇评论太过恶臭不值一读,那么如果您有幸读到这里了,您也应该已经了解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是这篇文章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本文接下来的内容是否值得一看,您就可以看着办了。《天雷无妄》的作者燕垒生,之前也发表过几篇科幻文章,我印象倒是不深。我之所以对此人还算是有点印象,全来自于这个比较特别的名字。
燕垒生这个名字听起来有股很古典的气质,而《天》也确然是一篇描写明朝时候的小说。不过既然是篇科幻小说,自然就会和那些描述明朝的历史或者武侠小说大不相同了。此文用了一种最近在科幻届比较流行的表达方式,即一个真实或者貌似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安插一个很有点科幻意味的故事,如前年钱莉芳的《天意》便是如此。
《天雷无妄》的真实历史前提,便是明代一个传说,传说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京城发生一起神秘爆炸,一共炸毁十三平方里的地区,数万人死亡。我不知道这个传说是否正确,但是作者还是煞有介事的摘抄了些古书中对此次爆炸的描述,只是不知道那些古书中的内容是否为他信手编造的。
不过不管是否他编造,对于这种伪历史真科幻的小说来说,最精彩的地方便是作者能否用一个非常科幻的创意来描述这历史中的事件,最后当然还要能在科幻之后让历史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
比如《天意》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大兴土木的目的,竟然是因为一位盘古开天之时偶然坠落在地球的外星人为了召集足够的人手来修复他的飞碟以便他回到故星,中国前3000年历史完全来自于这个外星人为了让地球上的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帮他修复飞碟而如上帝一般对历史发展的不断修正。
而在《天雷无妄》中,真实历史(明朝京城大爆炸)这个“真实历史”核心之上的科幻外壳,是明朝的一些朝廷科研人员偶然发明了核裂变方法,那次大爆炸便来自于这颗明朝时期国人自制的原子弹的大爆发。
制造原子弹,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有了足够的核原料,便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法制造核裂变爆炸。网上便有文章教人制造原子弹的文章,我也曾仔细拜读过,发现这篇原子弹制造指导文章之中最难做到的一部分是要从大学的实验性核反应堆盗取足够多的铀。为此此指导文章作者更是提供了不少颇有可行性的盗窃方案。若是搞到足够多的铀,制造最终的爆炸简直易如反掌。
《天雷无妄》之中,便跳过了提取足够的核反应原料的过程,毕竟依靠明朝的科学水平,无论再怎么科幻都是想不出提炼方法的,而是直接提出偶然有人发现了高纯度的大块的矿物原料。小说中没有指明这是何种原料,不过显然应该是铀矿,即有人偶然发现了大块大块的洁净铀矿石。
然后,机缘巧合的,便是这些铀块的结合,当结合超过了临界点,便发生了核爆炸。文章中的第一次核爆炸就来的如此突然,几个人发现了几块矿物,其中几个人支开另一人之后想把这些矿物合到一起,然后就发生了核爆炸,而那个被支开的人则成为了唯一的目击证人为当时明朝的朝廷科研人员们提供了一些必要的信息,最终促成他们发明了控制核裂变的方法,并最后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让京城发生了一次核爆炸。

当然,一篇科幻小说之所以为一篇好看的科幻小说,仅仅有一个充满创意的概念是不够的,必须要做足戏剧冲突,必须要用够古典的明朝人视角的文笔准确地描述出够现代的核爆炸。
而《天雷无妄》显然很好的表达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也用足够得体和合理的文笔写好了整个故事。
一开始,小说便用电影画面感极强的笔触描述了主角锦衣卫方子野接受锦衣卫北镇巡使徐显纯等人询问其一篇调查报告的场景,随着询问的不断深入,故事三线并进,逐渐展开。
第一条线是徐显纯不断就方子野的调查报告询问方子野调查中的一些情况,并逐渐对方子野提出质疑,当然方子野则沉着应对
第二条线是方子野应对询问的时候逐渐做的回忆,并且此条回忆线虚实交错,有些东西方子野交待给了上司,有些回忆内容则仅仅回忆给了读者,而瞒报给了其上司。这里在小说最后会提到,因为方子野作为一个极端受到锦衣卫高层部门信任的锦衣卫,必然是极度诚实的,他对上司说出来的话,决不会有虚假,这也是他能接受到此重要调查任务的原因。只是没有虚假不代表可以少说一些构成整个事件的细节,对于某些细节来说,是否说出来,便会严重影响到其上司的判断。他做到了诚实,但是没有坦白。而诚实和坦白是大家很容易搞混淆的两种品格。这条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交待了当时的人是如何发现核裂变,并发明在当时的科技下完全可行的实现核裂变方法的。只是方子野很聪明的没有交代这个核裂变是多么容易发生,而发生时又是如何恐怖----虽然他知道。
第三条线是方子野和唐文雅的感情线。顺便也交代了第二条线之中方子野之所以要有所隐瞒的缘故。做出可怕事情的男人,要么为权,要么为钱,要么为情。方子野便是为情。唐文雅是谁?唐文雅是个女人,是个朝廷的女科学家,当时的科学家没有专职的,都是些练武之人或者文人的松散集合。唐文雅便是个练武之人,只是接受偶然调查起了当年那个第一次的核爆炸,便从朝廷申请了大量的经费,准备把那个天雷地动的爆炸的原因搞清楚,并希望为朝廷最终造出这么个神兵利器。唐文雅当年便和锦衣卫方子野是同在一个名唤武功院的地方习武成长的,并最终发展出了点所谓爱情的东西。在爱情之中,还穿插了明朝惨烈的政治斗争和国仇家狠。最终,第三条线告诉了读者方子野之所以要用一次原子弹爆炸来大破京城的缘故。
这三条线纵横交错,互相穿插,繁复异常又条理清晰。其中第一条线为正在发生的,第二条线为第一条线发生时候的回忆,第三条线为第二条线发生时候的进一步回忆和背景交待。最终,永不说谎的大好青年,锦衣卫方子野成功的用他的无比诚实的语言和调查报告欺骗或者说是误导了他的上司,在他逃离京城后,他的上司启动了核爆,所有伤害了他和唐文雅的人在那次历史之中的神秘爆炸之中。
之所以说这篇短篇科幻小说非常精彩,便是如前所述的,首先是杰出的,前所未有的创意。试想,让几个明朝的古人偶然之间用完全合理且可行的方法捣鼓出了原子弹,而不是在外星人的指导之下,这是个多么有想法的创意。一般科幻小说中超越时代的科技总要用个外星人或者超越时代智慧的地球人来捣鼓出来。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合理的,都是合乎当时人的认知水准的。发明原子弹真的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需要找到大块的铀矿石而已……或许,如果原始人找到了大块的高纯度铀矿石,他们也能捣鼓出原子弹……其次,这不是一篇单纯展现科技的科幻小说。优秀的科幻小说必须要能展现出一切人类历史之中所有文学作品之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些内容,比如仇恨和爱情的穿插,对权力的追逐和对人类的爱的对比。
最后,这篇文章脉络清楚,文笔流畅(显然比我这篇评论流畅多了),细节描写出众,线索繁杂而不乱,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当然,对于这么精彩的小说,大家有机会的话还是有必要买一本《科幻世界》来拜读一下的。本期里面还有几篇文章也是很不错的,绝对值得一读。
对于日渐式微的中国科幻来说,虽然常有非常杰出的作品出现(比如《三体》《球状闪电》《类人》《天意》《流浪地球》《伤心者》等,完全需要用杰出而非好看来形容,这些文章若出现在传统文学刊物上,恐怕就要有大批老朽的大文豪来老泪纵痕的宣布中国文学的崛起了),这些杰出的作品的优秀程度远远超过那些所谓优秀的传统小说,但是大众对科幻小说的认识却永远停留在幼儿作品的层次之上,而没有认识科幻小说其实已经发展到了极端成人化的程度,是给那些还满怀激情和活力的成年人观赏的文学。因此,我写这样一篇小说评论,并对此文大加褒奖,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中国科幻小说。这个科幻的世界的确是个与众不同又非常精彩的世界。

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下雪了,这个寒冷季节的第一场雪。


外面阳光依然明媚,雪花却翩翩而下

===================================================

2007年3月4日星期日

我开始到这个学校读书了


请注意这个校徽是研究生专用的哦!以前的本科生版本是白底红字的.

马上要开学了,心里挺迷茫的,过了今晚半断网2年时间。

连续1年半,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都要上课,从早上八点半上到晚上八点半.其中大部分还都是我从来没有学习和接触过的全新课程.然后是1年的论文准备时间.论文通不过就不能毕业.
现在我心里很迷茫,因为很可能即使花了100%的精力在其中,最后还是很有可能无法毕业的.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复杂了,并不是简单的认真学习就能解决这些拦路虎的.
我很少有做事没有信心的时候,哪怕是小学时和比自己大5岁的小流氓打架也都是内心微笑着,挥着拳头痛快地招呼对方.但是这一次,我真的心里没有底.不是害怕,是不确定,是超出自己的控制,是.....迷茫.
接下来的2年内,我会很少上网了。若有谁有事情联系我,可以发邮件给cnleonlu@gmail.com,此邮件系统会自动把您的邮件直接转发给我最新在使用的联络邮件内。